UL交联电缆中的“交联”(Cross-Linking)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的过程。其核心含义和意义如下:
一、交联的本质
分子结构转变
将线性或支链状的聚乙烯分子链,通过交联反应转化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。这种结构使材料从热塑性(加热可重塑)变为热固性(加热不熔融)。
化学方法:如过氧化物、硅烷交联剂,在高温或催化剂作用下触发分子交联。
物理方法:如辐照交联(高能电子束轰击)或紫外光交联。
交联度的要求
合格交联电缆的交联度需≥85%,以确保网状结构足够致密,达到性能标准。
二、交联带来的性能提升
耐高温能力显著增强
长期工作温度从普通聚乙烯的70℃提升至90℃以上,短路耐受温度从140℃升至250℃。
高温下不易软化变形,适用于UL认证中105℃、125℃等高耐温等级场景。
机械与化学性能优化
抗拉强度、耐磨性及耐切割能力提高,延长电缆使用寿命。
耐化学腐蚀(如油、酸)和耐环境老化(紫外线、臭氧)性能更强。
电气安全性能提升
绝缘电阻更高,介电强度更优,减少击穿风险。
阻燃性更好(如通过UL VW-1垂直燃烧测试),燃烧时低烟无卤(特定型号)。
三、UL标准下的特殊要求
材料标识
UL认证的交联电缆需使用交联聚烯烃(XLPO/XLPE)绝缘层,导体外层常附加云母带等耐火材料。
认证标准
需符合UL 44、UL 758等线缆规范,通过耐温、阻燃、电气强度等测试。
交联是通过分子重组赋予电缆更高耐热性、机械强度和电气稳定性的核心工艺。UL认证的交联电缆需满足严格的材料与性能标准,尤其适用于高温、高安全要求的场景